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
任友群:
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截至到2020年底,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县全面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约8万所乡村学校,受益教师129.8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平均是375元。在中央奖补政策的带动下,2020年全国有1056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也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地方投入资金达到141.8亿元。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我们总结推广第一批试点工作经验,在55所学校、20个地市、25个区县展开第二批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新路径与新模式。
继续实施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2018年实施以来,已招募近1万名退休校长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讲学。今年继续面向社会招募4500名退休校长教师,到中西部1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教讲学。扩大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高校的银龄计划去年在开始,2020年我们从61所部属高效选派银龄教师146名。今年我们继续选派退休教授、副教授到西部高校支教支研,我们能派出的高校扩大到了75所部属高校加一部分部省合建高校,派出校增加了。受援校也增加了,扩大到10所,原来只有3所,选派名额增至300余名,选派的具体数字增加至300名。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胡成玉介绍财政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
胡成玉: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前和大家见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着力补齐农村师资短板,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下面,我就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着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巩固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政策,加快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等,有力维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十三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占比一直维持在61%左右,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第一大支出。
特别是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要求,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据统计,2020年义务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是2.24万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52.3%。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是占大头的。在义务教育经费支出里面,用于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占比达63.9%。
二是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财政部门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在强化师资培养培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能力水平等各个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比如,在培养环节,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水平,提升师范教育的保障水平,确保教师培养质量;通过到岗退费或者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师范院校或者师范专业,提高生源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在培训环节,我们建立健全了覆盖各教育阶段的培训体系,通过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逐步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素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在教学环节,大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师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不断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是着力补齐农村师资短板。针对农村教育的短板和弱项,中央财政先后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优师计划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政策,持续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中央财政已经累计安排1300多亿元,地方财政也积极安排各项资金,配合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抓好各项计划和补助政策的落实。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四是着力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法治和绩效理念,坚持加大投入与加强管理、提高绩效相结合,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支持范围、对象和标准等内容,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按规定足额安排、及时拨付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资金;我们还坚持“花钱问效、无效问责”,将绩效管理贯穿于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投入、监督的全过程,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财政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巩固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带头并督促地方按照“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即: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并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谢谢大家。
2021-09-08 10:34:43
续梅:
感谢胡成玉副司长,最后请梁江副司长介绍人社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副司长梁江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
梁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是最大的一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将教育行业摆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位置,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人事人才保障。下面,我简要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创新公开招聘方式方法,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要求,会同教育部加强对公办学校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服务,规范学校进人行为,严把教师进口关,提高新聘用教师素质。在此基础上,会同教育部不断创新公开招聘方式方法,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先后印发2020年和2021年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公开招聘倾斜性支持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任教,为地方源源不断补充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基层教师队伍建设,为基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拓宽教师培养补充渠道,均衡基层师资配置。积极配合教育部先后开展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县管校聘”、公费师范生培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等工作,引导优秀教师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学校流动,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改善和均衡薄弱地区师资配置,强化乡村教育振兴人才保障,推进教育事业平衡充分发展。
三是健全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推动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近年来,会同教育部落实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优化学校人员结构,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人事管理机制。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各类学校的岗位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人岗相宜度进一步提高。目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正在会同教育部研究起草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文件,将通过健全教师岗位等级、科学设置岗位、优化岗位结构、加强县域统筹管理、规范开展岗位竞聘等,健全完善符合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需要和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
四是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积极配合教育部完善奖惩制度,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教师行为,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在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做好教师的申诉工作,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2021-09-08 10:40:27
梁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教育部门大力深化教育行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强化人事管理服务,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的人事服务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