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百育网_帮您找培训机构课程找兴趣班的教育门户网站 !

X

微信扫码在线咨询
(不用加好友,扫码可直接聊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资讯

教育部发布会:各部门支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介绍

2021-09-11 1673 来源: 教育部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

任友群: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非常高兴我们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再次见面,我向大家报告一下近期的教师队伍建设和这个教师节的具体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着力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切实保障教师地位待遇,加快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下面我分五个方面跟大家报告一些情况。
第一,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有效。抓重点突破,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健全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在部属高校常规巡视中,嵌入式开展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专项检查。举办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86所高校的170名海归青年教师参加,打造了高校国情教育工作新样板。抓专题教育,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启动贯穿全年的师德专题教育,组织广大教师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四史”学习教育、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新时代师德规范、师德警示教育等5个重点方面开展专题教育。


坚持德法并举,推进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具体落实。抓典型引领,加大优秀教师宣传表彰。近年来,教师队伍中的“四有好老师”不断涌现,他们中既有高等教育的领军拔尖人才,也有在乡村无私奉献的青年教师。有的倾情教育扶贫多年,深入山区送教,有的利用假期放弃休息、志愿辅导学生,有的扎根边远海岛教育辛勤耕耘,有的为家庭贫困学生送医送药。他们的事迹令人感佩、催人奋进,也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风采。三尺讲台系国运,我们要大力弘扬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今年以来,一共推荐、遴选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等22人次和1个团队。组织教育系统61名全国模范教师代表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持续推进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打造师德高尚、潜心育人的“大先生”。
第二,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强力推进。加强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2021年7月,9部门联合推出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以及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近万名本科层次师范生。报考优师计划的考生十分踊跃,今年是第一次招生,生源质量良好。85所培养院校26个专业,招录师范生总数9530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精准培训。我们“国培计划”自2010年启动以来,培训教师校长超过1700万人次。“十四五”期间,“国培计划”将按照定位精准、对象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评价精准的原则,重点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培训,计划培训校长教师不少于400万人次。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出新时代强师计划,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第三,教师管理改革和待遇保障不断强化。切实保障教师地位待遇。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在预算安排环节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事项。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继续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落实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倾斜政策。

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截至到2020年底,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县全面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约8万所乡村学校,受益教师129.8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平均是375元。在中央奖补政策的带动下,2020年全国有1056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也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地方投入资金达到141.8亿元。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我们总结推广第一批试点工作经验,在55所学校、20个地市、25个区县展开第二批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新路径与新模式。

第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深化。实施新周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启动“十四五”期间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示范培训。设置“三教”改革研修、名师名校长培育、校企双向交流等三大类培训项目,指导各地开展“1+X”证书制度种子教师培训、名师(名匠)培育、教师企业实践等10个方面的培训,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组织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对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确定申报专业达到495个,我们从1200余个申报团队中遴选立项了242个,覆盖了31个省(区、市)、134所“双高计划”院校,以及卫生健康、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等13个重点紧缺领域和27个专业方向。通过打造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团队,示范引领省级校级团队整体规划和建设布局。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目前,我们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完成了平台搭建,组建了5个批次的专项培训,遴选出第一批245个企业实践项目,并组织首批122个国家级的团队教师开展技能培训、岗位实践和科研攻关。
第五,教师队伍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推进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招聘工作。全国教师规模在不断扩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这是最新的数字,跟去年有所变化,我们现在教师总数已经达到1792.97万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走高,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分学段看,其中,特教教师增加6.11%,增加的幅度是最大的,幼儿园教师增加5.44%,高校教师增加了5.34%,这三类教师增幅是最大的,有力支撑了教育改革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一共有191万人次通过认定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较去年全年增长了28.7%。当然去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去年这个数字是变低的,因为去年很多考试没有正常进行,今年就全面在恢复。“特岗计划”今年拟招聘的特岗教师达到8.43万人,实施16年以来,我们已经为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达到103万人。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会同财政部选派2.1万名教师到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受援县支教,重点面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原“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

继续实施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2018年实施以来,已招募近1万名退休校长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讲学。今年继续面向社会招募4500名退休校长教师,到中西部1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教讲学。扩大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高校的银龄计划去年在开始,2020年我们从61所部属高效选派银龄教师146名。今年我们继续选派退休教授、副教授到西部高校支教支研,我们能派出的高校扩大到了75所部属高校加一部分部省合建高校,派出校增加了。受援校也增加了,扩大到10所,原来只有3所,选派名额增至300余名,选派的具体数字增加至300名。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胡成玉介绍财政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

胡成玉: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前和大家见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着力补齐农村师资短板,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下面,我就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着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巩固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政策,加快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等,有力维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十三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占比一直维持在61%左右,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第一大支出。

特别是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要求,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据统计,2020年义务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是2.24万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52.3%。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是占大头的。在义务教育经费支出里面,用于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占比达63.9%。

二是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财政部门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在强化师资培养培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能力水平等各个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比如,在培养环节,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水平,提升师范教育的保障水平,确保教师培养质量;通过到岗退费或者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师范院校或者师范专业,提高生源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在培训环节,我们建立健全了覆盖各教育阶段的培训体系,通过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逐步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素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在教学环节,大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师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不断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是着力补齐农村师资短板。针对农村教育的短板和弱项,中央财政先后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优师计划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政策,持续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中央财政已经累计安排1300多亿元,地方财政也积极安排各项资金,配合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抓好各项计划和补助政策的落实。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四是着力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法治和绩效理念,坚持加大投入与加强管理、提高绩效相结合,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支持范围、对象和标准等内容,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按规定足额安排、及时拨付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资金;我们还坚持“花钱问效、无效问责”,将绩效管理贯穿于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投入、监督的全过程,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财政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巩固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带头并督促地方按照“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即: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并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谢谢大家。

2021-09-08 10:34:43

续梅:

感谢胡成玉副司长,最后请梁江副司长介绍人社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副司长梁江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

梁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是最大的一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将教育行业摆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位置,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人事人才保障。下面,我简要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创新公开招聘方式方法,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要求,会同教育部加强对公办学校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服务,规范学校进人行为,严把教师进口关,提高新聘用教师素质。在此基础上,会同教育部不断创新公开招聘方式方法,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先后印发2020年和2021年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公开招聘倾斜性支持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任教,为地方源源不断补充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基层教师队伍建设,为基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拓宽教师培养补充渠道,均衡基层师资配置。积极配合教育部先后开展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县管校聘”、公费师范生培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等工作,引导优秀教师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学校流动,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改善和均衡薄弱地区师资配置,强化乡村教育振兴人才保障,推进教育事业平衡充分发展。

三是健全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推动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近年来,会同教育部落实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优化学校人员结构,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人事管理机制。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各类学校的岗位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人岗相宜度进一步提高。目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正在会同教育部研究起草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文件,将通过健全教师岗位等级、科学设置岗位、优化岗位结构、加强县域统筹管理、规范开展岗位竞聘等,健全完善符合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需要和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

四是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积极配合教育部完善奖惩制度,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教师行为,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在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做好教师的申诉工作,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2021-09-08 10:40:27

梁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教育部门大力深化教育行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强化人事管理服务,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的人事服务保障。

谢谢大家。

加入我们

*
*
400966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