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中时,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睡眠对身体的好处不言而喻,这不仅体现在晚间的深度睡眠上,半个小时以内的午睡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下面为大家介绍午睡的4大好处。
1、修复大脑神经,提高应变和记忆力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睡觉可以促进大脑细胞的修复。此外,2014年,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网站收录的一项研究表明,夜间和白天的睡眠同样能让人巩固记忆。午睡也有让人大脑得到休息和恢复的功能,并提高人的记忆力,帮助人们记住复杂的概念。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萨拉·迈德尼克和同事在2008年发布了一项研究显示,白天小睡总体上提高了记忆能力,而摄入咖啡因对记忆没有帮助,甚至更糟。
2、预防近视,改善眼疲劳
孩子长时间看书写字,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甚至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又干又涩。而中午闭眼小睡一会,眼球睫状肌就像得到了“中场休息”,泪腺也开始分泌大量眼泪来滋润眼球,能有效预防干眼症和视力下降。
3、修复身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免疫学家贝里·达比教授领导研究小组对睡眠、催眠与人体免疫力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对个别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施行催眠干预后,受试者血液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免疫系统可以在睡眠期间得到某种程度的修补,并转而对睡眠起调节作用。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专家则发现,中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睡个短觉,可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4、促进细胞更新,修复皮肤
皮肤的新陈代谢在睡眠状态下最为旺盛。因为当你睡着时,肌肉、内脏器官等的消耗都减少,皮肤血管完全开放,血液可充分到达皮肤,为其提供营养,进行自我修复和细胞更新。施明说,这也是为什么较高质量的午睡后,整个人都会显得精神焕发的原因之一。
午睡的好处这么多,效果又非常好,那么要怎么样让孩子养成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呢?
1、制定作息时间表
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引导他逐渐习惯于按这种作息时间安排生活和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按时作息意味着孩子能定时学习、定时吃饭、定时睡眠等。
2、制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孩子准备睡觉了,家庭成员应该尽量保持安静。如果孩子在酝酿睡觉,而周围是家人看电视玩手机,聊天的声音,孩子自然也会不想睡觉。
当孩子准备睡觉的时候,家人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同时根据温度,让孩子穿着舒适。衣服不能穿得过少,也不能穿得过多,适度就好。
3、睡前不要剧烈运动
睡前很多运动会形成孩子的神经系统高度兴奋、难以平静,此刻应注意让孩子在睡觉之前处于一种安静、平缓的精神状况当中;
4、满足孩子每日所需的活动量
当孩子每日的活动量达到需求量时, TA的机体协调能力会得到发展,同时心理也会得到满足,到了中午就会想睡午觉。如果孩子的活动量不足,剩余精力将会无处发泄,表现出浮躁、注意力不集中、午觉睡不着等。因此, 家长需要多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不仅能让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锻炼,还有助于孩子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5、做好睡前准备
爸爸妈妈在午睡前10分钟要 提醒孩子去大小便,以免孩子因为憋着而影响睡眠。同时,别忘了给孩子 换上宽松的衣服。有些孩子睡前喜欢听故事,在孩子躺好后,可以给TA讲喜欢的故事、或播放故事音频。在讲故事或播放故事音频时, 要注意将音量慢慢地降低,孩子听着听着就会安静地睡着了。
6、纠正孩子的错误睡姿
睡姿关系到孩子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通常,趴着睡觉会压迫到孩子的心脏,影响血液循环,是错误的睡姿;蒙头睡则会导致孩子不能舒畅地呼吸到新鲜空气。作为家长, 看到这些睡姿时必须及时纠正。有些孩子睡觉时喜欢吮吸手指,家长一定要帮TA把手指轻轻地从口中拿出。如果过了一会儿,孩子又把手指放进小嘴里, 家长平时就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吮吸手指有哪些坏处,引导孩子逐渐纠正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