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证。自信心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保证。
从以下几点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相信自己
自信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制约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只有充分信任自己,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才有接近成功的可能。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自信心,是指不断地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当孩子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10个方法:
1.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他自信的开始。
给孩子购买衣物,让孩子自己挑选颜色和款式。也许他选的颜色你并不喜欢,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
2.平等的相处和交流是给他自信的阶梯。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和他讨论喜欢的人物和台词,对他的观点表示感兴趣。
3.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
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净。
4.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
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
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
5.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其实就是在培养他的自信心。
让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积极鼓励他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6让他养成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
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满自信。帮助孩子拟订详细计划,并提醒他执行。比如帮孩子制订练琴计划,制订计划时和他协商时间。执行时提醒他“孩子,我们现在该练琴了,对吧?”让他养成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
7.培养孩子的探索心。
孩子喜欢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你制止他的兴趣,也就挫伤了他探索的信心。孩子玩可乐瓶、鞋盒等各种废弃物,不要武断制止他。
8.战胜困难可以让他自信倍增。
孩子在拼七巧板时遇到困难,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实在想不出办法时,你可以侧面指点。
9.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
和孩子相处时,经常寻找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可以说:“孩子今天的作业全做对了,有进步嘛。”不要说:“孩子你真聪明,妈妈好喜欢你。”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
10.你的失信让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对你的信任。
本来并不想带他去麦当劳,却随口答应他去,承诺了却不去实现。
二、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他们才能根据自己的优点,有选择地对不同事物进行尝试和挑战,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才能在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主动帮孩子找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总盯着孩子的缺点,一味批评指责。
1、消除孩子的疑虑。
一些孩子觉得自己变笨了,不如从前聪明了,所以,成绩不够好。其实,这是孩子错误的想法,也是孩子不应该有的疑虑。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是你变笨了,而是学习的难度增大了,可能一时间还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已,孩子依然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2、鼓励孩子看看自己的优点。
初中的学习毕竟比小学要难,这时,家长需要鼓励孩子迎难而上,更加努力的学习,这样才能在初中的学习中,获得好的成绩。家长要帮助孩子多看看自己的优点,不要总是盯着一次考试的不成功。
3、帮助孩子总结经验。
孩子在考试中,成绩不够好的情况下,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通过这些经验来避免自己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会使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4、鼓励孩子多在集体活动中作尝试
如果孩子不够自信,总是觉得自己优点太少、缺点太多时。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多作尝试,多参加大型的、集体的活动。孩子通过集体间的分工合作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自然也就找到了自己的长处。从大家的口中得到的肯定,会比家长、老师单纯的夸奖更有说服力。
孩子多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通过锻炼也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把短处变成长处。而每次成功后的反思更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身上的优点,变得越来越自信。
5、父母学会看孩子的优点长处,“积极暗示”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好的教育本来就是欺骗孩子,告诉他表现得非常棒的就行了。父母应该在心里把孩子当成喜欢学习的好孩子,但他还没有意识到。那么,妈妈和爸爸应该耐心地多次向孩子强调,多次称赞他的进步。
6、善于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点
点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
孩子,并与其沟通的法宝,也是教育孩子走上成功路的法宝。
7、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
评判孩子有无出息,不能只盯着学习成绩看,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的品德,孩子的劳动表现,孩子的交往情况,孩子的兴趣爱好等,都是评价孩子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孩子的长处。
三、有主见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自我意识,当面临选择时有自己的主见,不必事事都依赖于父母,这样将来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中的生活。可是在当今社会,大多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所以很多的孩子自由被父母保护过度,不管什么事情都以父母的决定为主,缺乏实现自我主张的机会,殊不知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具有主见的意识非常重要!
1.提高主见意识
让孩子通过一些成功的典型事例或者通过身边反面例子,体会学习、生活中有“主见”,能够坚持自己想法而执着奋斗所带来的好处。充分认识到“无主见”对人的影响及危害性,从而提高孩子的“主见”意识。
2.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当孩子遇事有疑问时,引导其多独立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只要是经过充分的证实后确信孩子的做法或观点是正确的,就应敢于坚持
3.小事让孩子做主
“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大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在孩子得到多次的肯定、赞许和褒奖后,自然会增加自信,“主见”意识也会慢慢形成
4.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
改掉为孩子做决定的习惯,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带孩子出门,可以问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带孩子去旅行,可以问问他觉得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5.教会孩子说“不”
要使孩子有主见,必须破除孩子对权威的迷信。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说不”游戏,家长有意出错,让孩子挑出错误的地方。家长说:“桌子、椅子、床头柜、毛巾被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都是家具。”孩子说:“不对,毛巾被是可以用的东西,但不是家具。”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盲从别人,模仿别人了
6.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
不要用“你应该去干......了”的语气要求孩子做事,而要用“这件事怎样做更好呢”、“你是否应该去干......了”这种启发式的口吻引发孩子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意志主动处理好事情
7.耐心倾听孩子讲话
当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与家长争辩时,家长千万不要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辩解机会。另外,家长不要抢过孩子的“话头”,要静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试图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适时点拨,会令孩子得到鼓舞
8.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智力游戏
家长可以找出一个主题或难题,让孩子想出多种方法解答。如小猴不小心掉进猎人为抓大灰狼而设的陷阱里了,它该怎么办呢?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口渴?引发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给他一份信任,还家长一个奇迹
9.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模仿性强,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看别人怎样,自己就跟着别人学,难免会有些不当的言行。家长要耐心地正面引导、纠正,使孩子通过成人对其行为、言语的评价,逐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从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如孩子听见某些人说了脏话,于是就跟着学,这时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这句话是骂人的,别人听了会不高兴
四、摆脱压力,适当“知足”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向上,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会使孩子身心无法承而出现心理问题。做父母、师长的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很多很多的欲望,如何控制和增强孩子的满足感?如何把这种欲望变成孩子成长的动力?这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父母要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成愿望,并让孩子勇敢面对这种挑战。孩子会在努力和迎接挑战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而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如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这将能够大大增强孩子的满足感,同时这样的满足感将会成为孩子继续进步、成绩再接再厉的动力。提升孩子主观满足感,增强孩子自我决定性,有利于孩子体验满足感带来的快乐,也有利于孩子自我学会获得满足感的方法,让孩子知足常乐,健康成长!